《案例分析:如何看待新官不理旧事现象?》BBS讨论摘要
《案例分析:如何看待新官不理旧事现象?》BBS讨论摘要
交流场次:2013101604
开始时间:2013-10-16 19:00
主持属系:经管部
主持教师:丰云
交流主题:案例分析:如何看待新官不理旧事现象?
这场BBS讨论的主题是:如何看待新官不理旧事现象?
行政管理本科、专科及其其他专业选修“领导科学与艺术”课程的学生都可以参与讨论。一、在我们湖南张家界的一个案例。
湖南省张家界市一家民营运输企业16台价值360多万元的客车,因为4年来都无法办成运营证,最后变成一堆废铁。企业无奈将 交通 运输管理所告上法庭。按当地政府有关文件精神,此类车辆需先办理运营许可证,才可到交通管理部门上车牌照,否则不能上路行驶。记者调查发现,此案并非一个简单的行政诉讼案件,其背后隐藏着一个久治未愈的痼疾———“新官不理旧事”。“给它们办个合法上路的‘身份’为什么就这么难呢?”4年奔波,张家界市永通运输公司董事长瞿光猛已记不清跑过了多少部门。 申请、申请、再申请,却换不回交通部门是否许可的正式答复,直至新车成废铁。少数政府部门工作人员“新官不理旧事”的“惰政”思想是祸根。 “眼看公司的新车将面临无法办证的局面,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,几乎天天往区运管所、区交通局跑,可还是没引起他们的重视。区运管所所长李晓春任职后,我经常为办营运手续的事去找他,但他对我说,‘别来找我,新官不理旧事’。”
“就因为运管所个别干部的行政不作为,结果不仅给我个人,还给国家造成这么大的损失,使我个人和运管所都背上了巨额的 债务 。”瞿光猛对记者说。 “几年来,光停车费用就达到了20多万元。后来实在付不起停车场高额的停车费,才将车停到了这个草坪上,这里每台车一个月只要100元的停车费用。”瞿光猛对记者说,“法院只判决运管所赔偿我的直接损失,而200多万元的间接损失还得我自己埋单。”据记者了解,除了停车费外,永通公司每月还要向银行和担保公司偿还数万元的贷款,沉重的债务已使瞿光猛心力交瘁。同样背负巨额债务的还有永定区运管所,近400万元的行政赔偿款使这个小小的运管所处境堪忧。
希望大家结合案例,
二、思考以下三个问题:
1.谈谈“新官不理旧事”现象为什么会发生?它折射出了什么问题?
2.谈谈“新官不理旧事”有哪些不良影响?
3.从领导职位、职权与职责之间的关系角度,谈谈“新官”是否应谋“旧事”?
三、有代表性的发言
[衡阳电大校本部学生]张黎 这个现象是我国的普遍现象我觉得 是的,说得很好,可是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呢?如果你是新上任的领导,对前任领导的旧账,你会怎么处理?
[常德分校老师]杨迎祥 杨老师说得好,不管前任后任,都是党的干部、人民的公仆,都是代表一级党和政府说话办事,而绝 非代表 自己,但时间中,新官不理旧事现象却时有发生,这又是什么原因呢?每个“官”的任期是有限的,但事业却是永无止境的。谁能在自己的任期内把所有的问题都解决。大力支持杨老师的观点。
[常德分校老师]杨迎祥 新官旧事不分家。要把老问题解决好,既要有恒心,也要讲究方法。 杨老师的这个观点很好,“新官上任三把火”,如何讲究方法,在三把火中就能把旧事处理好呢?“沿着老路走,干得再好还是别人的政绩”,背后折射的是新官短视的不正确的政绩观问题。 旧事,一旦处理失当,是吃力不计好。说得很好,很多新官都是这么认为的,所以才会导致新官不理旧事现象发生。
[永州分校老师]王莹 新官上任不愿理旧事,与旧事的难度系数大、牵涉关系多、历史包袱重以及耗费精力多是直接相关的。 王老师将新官不理旧事的一些主要原因都分析得较为全面,大家可以学习学习。也可以进一步思考,这些影响因素的背后又折射出什么问题呢?
四、如何正确处理好“新”与“旧”的矛盾。
旧事其实很多都是和群众利益直接相关的,“新官不理旧事”的做法极其有害,不但严重损害了群众的利益,而且造成了群众 与行 政执法部门的矛盾,使政府的威信降低,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。
新官不理旧事,民心难得;不理旧事,新事难立;不理旧事,政绩难显。
当然,新官要理旧事,并不是“照单全付”,而是应当认真对待:正常的“账”要清,失误的“账”要纠,不完善的“账”要补。但说起来容易,做起来却很难。
五、从领导职位、职权与职责之间的关系角度,谈谈“新官”是否应谋“旧事”? 首先,我们来回顾一下领导职位、职权与职责之间的关系:(1)领导职位是领导职权与领导责任的前提与基础,领导职权和 领导责 任是构成领导职位的两个不可缺少的要素。(2)领导职权与领导职责是由领导职位衍生出来,职位的性质与职能的高低,决定职权与职责的性质,决定着职权的大小和职责的轻重。(3)领导职权源于领导职责,责任在先,权力在后;职权和职责是一致的,一方面有权必须有责任,没有责任的权力是无限度的、不合理的权力;另一方面权力和责任必须在量与度两个方面保持统一与协调。
由此可知,职位是职权与职责的前提,谁当官谁负责谁就拥有相应的权力,一切民生的旧账,都应该由谁当官谁接任。
“新官”应当善谋“旧事”,但凡新官必须先处理旧事,“新官”善谋“旧事”,可以通过处理旧事,充分了解更多真实的民情民意,及时化解社会矛盾;可以避免冤假错案重叠,导致民怨四起;可以旧事为镜,总结经验,预判未来。
当然,新官不仅要有“理旧事”的意识,还要有善于“理旧事”的技巧。
新官要理旧事,必须先了解熟悉本部门过去的情况,进行全面的调查摸底,在此基础上才能进行综合分析,对旧事的性质做出判断。
对待旧事,新官上任要做到不轻易否定前任、不讲过去英雄史、不轻率表态、不以人划线、不轻信谏言、制定规划,抓住人心、谨慎做人,分门别类,仔细分析前人留下来的各类问题。领导推卸责任下级就不敢大胆工作,不敢与你真心相交,下属工作每每都会防你一招。新官上任,面临旧事,可不能轻易推卸责任,能否妥善处理好旧事,这也是你能否在新下属面前树立威望的大好时机。
新官上任一方面,要实事求是地评价前任的工作,决不能拿贬低前任来抬高自己;另一方面,要积极对待前任未完成的任务。
新老班子交接的不仅仅是职务,更重要的是责任和任务。
五、如何防止新官不理旧事
首先就应该加大对领导干部的宣传教育,引导领导干部认识到领导职位、职权与职责之间的正确关系,树立正确的权力观、政绩观与民生观,从思想源头上防止这类问题的发生。
其次,在干部绩效考核方面也要做出调整。如可以考虑将“旧事”解决情况纳入干部政绩考核内容中,在年终考核中,要通民主测评等形式,来体现“一把手”是否存在“新官不理旧事”问题。
同时加大监督力度,通过多种形式督促新官,从而减少“新官不理旧事”现象。
再次,要健全离任交接机制。预防新官不理旧事现象,最好是让新旧领导多沟通,如:在新老班子的交接期间,可以考虑召开 专门 的交接工作会议,明确交接工作及未处理问题,特别是对这些未处理问题要做详细交流,对下一步工作提出明确的思路。
最后,也应该健全完善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制度。上任在离任前,要组织人员盘点财产、清理账目,并将此作为划分离任干部与 接任 干部经济责任界限的重要依据,这也是减少“旧事”的一个较为有力的途径。
总之,从领导责任与权力的角度看,责任、权力与领导职位是相伴的,没有职位,何来权力?有了职位,就意味着责任与之而 来。 因此,新官上任,不管前任过去留下什么“摊子”,新官要理旧事,“好摊子”要发扬光大,做得更好;“烂摊子”要去完善,做得妥当。
“新官”处理好了“旧事”,也就为新事“奠定了良好的开端,也就能更好地开展工作,提高自己的威信与政绩。
今天的讨论就到这里,谢谢各位老师和同学的积极参与与精彩发言。
我校蔡余生老师及相关学员参与了本次讨论
用户登录
还没有账号?
立即注册